第五波疫情之下,政府的抗疫能力倍受注目。本月(1月)22日,特首林鄭月娥於傍晚6時召開記者會,宣布因為葵涌邨的疫情發展,即晚對映葵樓實施禁足圍封檢測措施,但以需4小時才能安排飯盒供應為由,不安排映葵樓居民當晚的晚餐。封樓禁足,但不能安排晚餐之事,引起社會議論,市民所關注的,並不僅僅是一個晚餐飯盒,而從一個飯盒折射出的政府長期存在的弊端。
映葵樓被圍封禁足當晚,政府沒有向居民提供晚餐飯盒,引起一小部分居民的鼓噪,也引發一輪社會議論。香港是富裕社會,物資豐足,家居禁足一晚,雖然帶來不便,但除了極個別的情況之外,還不致於會令大部分受影的居民捱餓。不供晚餐飯盒之所以引起社會議論,並不在於一個飯盒,而是市民對政府施政能力的懷疑,對政府有否真心關懷市民提出質疑。
葵涌邨出現疫情大爆發,在特首宣布映葵樓須圍封禁足五日檢疫之前,相隣的逸葵樓已經有同樣的措施,並且已經有為受影響居民派送三餐飯盒的安排。因此,進一步圍封映葵樓,並不需要額外地尋找晚餐飯盒供應商,只須加單即可,但政府卻以需4小時才能安排飯盒供應,市民顯然不認同這樣的理由。
再者,映葵樓在落實圍封禁足令之前,其實早於當日凌晨時分已經採取強制檢測措施,居民必須完成檢測,證明呈陰性之後,才能離開。因此,在政府作出圍封禁足決策之前,完全有足夠時間可以聯絡供應商,做好準備,而政府未能做到這一點,只能說是政府考慮不周,或者說是應變能力不足。
再退一步說,即使一時之間未能安排供應熱氣騰騰的晚餐飯盒,難道政府就不能夠為受影響的居民提供一些必要的食品嗎?麵包、餅乾、杯麵、罐頭、生果……等等,都能協助居民解決當晚的飲食需要,而政府也未能做到這一點,自然要令市民大眾失望,令受影響的居民氣憤了。
需時4小時才能安排飯盒供應,這樣的行政能力和施政效率,肯定不能滿足市民和社會的期望,也不足以應對𣊬息萬變的疫情,這將會影響到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和信心。科學抗疫講究一個「快」字,只有搶在疫病擴散之前,切斷傳播鏈,才能有效控制住疫情,這不僅要求政府能快速決策,同時也要求政府能快速執行政策措施。處理供應飯盒這樣的小事也做不好,又如何能讓市民相信政府有足夠的能力,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?
有些人分析,政府之所以需要4小時才能解決晚餐供應的問題,主要是因為政府內部有嚴格的採購程序,正是因為要依程序辦事,才未能夠迅速地應變,為居民提供晚餐飯盒。
這令筆者想起兩年前疫情初起時的一件同樣荒唐事,當時全球緊缺口罩,特首答應香港市民,快速地進行全球採購,以保市民之需。但是,市民左等右等也等不能政府全球採購來的口罩,後來得知,原因出在政府的採購程序之上。當時全球緊缺口罩,各方都以高價搶購,但政府仍死守「價低者得」的規定,更要求供應商須向政府交納合約金額2%的保證金,自然不可能購得口罩。這一事件曝光之後,引起社會同聲批評,認為政府過於僵化,不識變通。
事隔兩年,從一個晚餐飯盒已可看出,政府並沒有從全球採購口罩事件中汲取教訓,未能改變僵化的官僚作風,這才是飯盒事件引發社會議論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文:文武
資深傳媒人,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